藝術工坊原址是清大生科院養白老鼠的地方,也養了一隻可做實驗的羊,生命科學院搬離原址後,這個空間就變成洗衣房,還賣過早餐,牆上書寫蛋餅五元。一直有點荒蕪的地方最後成了外工班放打掃用具的倉庫。在劉炯朗校長的時候,藝術中心爭取將它成立為藝術小屋。靈感來自德國的電話亭展覽室,在一個不大的地方,不間斷的有藝術展出,就能活化整體的空間氛圍
這個位於清華大學光復中學邊機車道的出入口,量體是由本校【木造社】社員,手工蓋的。【木造社】是一群熱愛「木構造」的年輕人組成的社團,早先以一群清大的畢業生為主,後來有了各行各業的伙伴。藝術工坊是他們利用假日一起動手蓋成。整個屋子沒有用到鐵釘,全為木榫接合。 因此是個實驗品,它沒有鐵釘所以不會生鏽,木構造因此也不需要上漆,十幾年過去了,走進這個小空間,仍能夠嗅吸美國香杉的氣味。
藝術工房佔地約21平方公尺,適用於平面作品,立體雕塑,及藝術呈現等,每一學期有個三~四個檔期,適合精緻而小巧的展覽。藝術工房有大面積的玻璃,像是一個立體視窗。對於校園而言是一個小巧可愛的展示空間,即使不走進建築裡,藝術工坊透出的光,也能使經過此處的人,感受到地景的生動與溫暖。
2017 年秋季當年承辦本案的黃俊憲建築術師,在清華大學舉辦個展,經過討論,將原始建築結構,增加了一個陽台空間。使原本在懸崖上的建築,在地形落差超過一公尺的情況下,延伸整一個陽台增加藝術工坊與整體空間的協調性。目前藝術工坊已經是一個可以有小型演出的箱型空間,讓清華大學的文藝活動能夠有更多元的發展,超過十年的等待,建築師終究完成了他心中理想的藝術空間。
藝術工坊正前方的草地上的【雕塑公園】,則是08級學生給學校的一份禮物,經過大家的手,以拼貼馬賽克完成的雕塑群。連接教育館的一樓的展覽廳、日光走廊以及後方的藝術工坊。位處藝術展覽與創作空間的綠帶上。一般『大人』較少經過這個區域,好像微血管一般,分流到這條路徑的行人,多半是學生。點點空間都帶給行路人微妙的驚喜。這個地方有著奇妙的氛圍,跟紐約蘇活區的形成很像。交錯著藝術創作的活力,與邊陲區域的破落,希望能在這個公園裡,種下溫暖活潑的生命力種籽。
【藝術工坊】和【雕塑公園】,成功的證明了清大藝文空間的多樣性,這個精彩的學校,藝術與創作,不只是存在於藝術中心或教室裡。原本荒僻的角落中,因著一屆又一屆的學生,慢慢的琢磨出有意思的傳承。這一帶的發展,和藝術創作的本質相符,不害怕冒險,勇於嘗試,並且不斷追求美好的成果。